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鳳山講堂佛學講座 以慈悲智慧傳承經藏文化

佛學講座

字級

鳳山講堂佛學講座 以慈悲智慧傳承經藏文化

【人間社 樂吉祥 高雄報導】 2025-09-01
2025年佛光山鳳山講堂佛學講座「佛光藏珍-刻經之藝與靜觀修行」,由鳳山第五分會承辦,8月30日禮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講「刻經之藝與靜觀修行」,近三百位信眾與學界人士參與。講座以佛光山藏經樓的設計理念、佛教經典的歷史傳承,以及清末楊仁山居士創辦「金陵刻經處」的貢獻為主軸,帶領大眾深入理解佛教文化的寶藏。

如常法師開示指出,佛光山藏經樓自2016年落成以來,不僅是經典收藏的重鎮,更象徵佛法傳承的智慧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特別將「慈悲、般若、菩提」題寫於三門之上,寓意修行必須以慈悲為本,發菩提心,方能圓滿智慧。法師強調:「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悲心,一個人什麼都可以沒有,但不能沒有慈悲。」

在演講中,如常法師也詳述了中國佛教經典的發展脈絡,從唐代的手抄本到宋代的精緻刻本,皆為佛法流傳的重要依據。尤其提及清末楊仁山創辦「金陵刻經處」,不僅培育太虛大師等近代佛教思想家,更保存、整理了大量經典,使漢傳佛教能夠在動盪年代中延續。

「如果沒有金陵刻經處,許多經典恐怕早已失傳。」如常法師說明,從抄經、刻經到現代出版,都是佛教徒代代相傳的心血,提醒大眾今日能持誦佛經,應深懷感恩。

現場與談中,與會信眾對佛光山「佛光藏真」展覽亦表達高度關注。該展覽將佛光山珍藏的清代、民國與當代佛教經典,透過書法、印刷藝術與文獻展示呈現,讓人得以「走讀經典」,體驗佛法智慧的時空穿越。

如常法師邀請興糖國小前校長蕭勳鐘上台,向大眾分享「法華經讀書會」的收穫。他以兩個生活中的因緣事件,來示現佛法如何在日常裡啟發智慧,成為每個人生命的指引。

此次專題講座不僅是文化傳承的分享,更是心靈教育的實踐。期盼藉由經典的光明,洗滌人心塵垢,讓佛法智慧在現代社會中持續發揮力量,帶來慈悲與祥和。
12345678910第1 / 203頁
追蹤我們